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供应信息 |
攀钢钒热轧厂低成本生产创效益 |
双击自动滚屏 |
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3/7/15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
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上半年,攀钢钒热轧板厂累计降成本1475万元,按进度完成降本目标;综合成材率达到97.26%,比去年平均水平高0.3个百分点。
在钢材市场价格低位徘徊、降成本压力巨大的情况下,该厂上下一心,外借力而行,内强筋骨做实,为完成上半年的任务夯实了基础。
外委转自修降本增效
今年初,攀钢钒给热轧板厂下达的全年设备修理费用为4272万元,去年是4386万元。看似相差不大,但检修量比去年增加,且多了一次12天的停机大修,要完成降本任务,困难重重。
在困难面前,该厂自加压力,于1月17日、2月7日、3月24日、5月24日四次对A/B类检修项目的检修费用进行优化,直至优化为目前的3322万元。
“把大量的外委检修项目转为自修,不仅实现了检修费用的降低,还大大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。”该厂设备室管理员余大宏介绍说。
轧钢点维作业区L1至L5活套电机整流面及电刷检修项目以前都是外委,上半年转为自修,节约10个工时。“以1个工时104元计算,这一项就可节约成本1040元,而像这样的项目,前6个月我们完成了40余项。”余大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上半年这样的降成本达数万元。
以前,该厂的职工在检修中仅承担检查、润滑、紧固等简易工作。而上半年,该厂职工在一次检修中承担的项目就达77个工时,而上半年一共实施了16次检修,节约的成本十分可观。
3月中旬,该厂R1轧机主传动接轴辊端接头出现裂痕,加热点维作业区点检员李光耀通过精密点检及时发现后,检修人员用12小时对设备进行了更换。
“如果该隐患没有及时发现,轻则损坏辊头,经济损失约70万元,重则造成四级以上设备事故,损失上百万元。”设备室工作人员曾浩说。
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,全面提升了该厂的设备管理水平,上半年,该厂日历作业率达到69%,比去年同期提升了8个百分点。
优化指标提质降耗
在降成本工作上,该厂从提质降耗两方面入手,促进了指标的不断优化。
该厂分区域制定详细的降本计划,将指标分解,逐级落实到作业区、班组、个人;倒班作业长对本班消耗的油脂、捆带等进行统计分析,如果超标了要及时找到原因,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。
在提高综合成材率方面,该厂通过优化热轧产品性能判定模式、优化冷轧料宽度精度等措施,使热轧产品综合成材率不断提高,5月份达到97.32%,比2012年平均提高了0.36%。
为实现“双降为零”(废钢、事故时间)目标,该厂成立了“提升热轧板厂实物质量板形攻关”课题组,通过原因分析、现场跟踪、数据采集、对标分析,找到了带钢跑偏的主要原因。该厂通过将除鳞箱出口操作侧加高1mm、优化飞剪前夹送辊的使用等措施,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同时,该厂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作为实现“双降为零”目标的前提条件,对主轧线定修模型进行优化,加强对点检员标准化作业的激励与监督,维护人员定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。
实行标准化作业是减少废钢的又一原因。铅皮今年初,该厂共修编了29个岗位作业标准。上半年,该厂废钢率从去年的0.06%降至0.03%。甲大班连续生产103391吨无废钢,继2012年丙大班连续生产94695吨无废钢之后,再创新的纪录。
在降耗方面,该厂引进在线表面质量检测仪,优化取样方式,对普通商品材不取样,有效降低了取样造成的钢材损耗;采取集停集轧的生产组织模式,加快生产节奏,提高小时产能,节约了电能。
为降低煤气消耗,该厂联合攀钢钒炼钢厂和制造部,提高钢种命中率,减少异常改钢量;优化连铸换包第一炉摊检规则,减少下线摊检量;优化轧制计划编排,提高热送热装率。
|
|
|
|
栏目导航 |
|
相关信息 更多>>>>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