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首秦公司炼铁部紧紧依靠职工群众,群策群力,深入推进“经料”降成本工作,全力落实好降成本增效益的七项措施。在经营部的大力协助下,炼铁部烧结工序积极配用新品种、高性价比贸易矿粉,8月份共计消耗贸易矿8.34万吨,对比主流矿粉降成本770万元。
受雨季及新品种贸易矿粉特性的影响,“经料”矿粉水分偏高、粘度大,造成供料系统工作难度加大。矿粉进入精矿库后,粘仓严重,料仓可利用空间被压缩,既影响下料的顺畅,也加大了配料室天车、配料岗位的工作难度。面对这种情况,部门领导和作业区负责人组织大家研讨,在保证生产顺稳的前提下,为确保高性价比矿粉的正常耗用,决定采取两方面措施:一是将性能相当的矿粉按比例混合后再耗用,将高性价比矿粉的不利因素“稀释”,降低负面影响。二是作业区岗位人员克服困难,勤捅料、勤振仓,提高巡检频率,巡检时间间隔由原先的一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为避免原料过多积累在料仓里,造成原料粘结、蓬仓,天车工在保证满足生产消耗的前提下,降低抓料速度,保证持续供应。
炼铁工序受生矿水分大影响,供给耗用环节生产组织难度增大。生矿进入料仓后粘仓严重,经常堵料库,造成下料困难。岗位人员发现后,立即振仓,振仓后仍未下料的,就用长铁管进行捅料。生矿下到筛板上后,堵筛孔、粘筛板现象时有发生,造成生矿不能正常筛分。铅板出现这种情况时,岗位人员立即用电镐、长铁管清理筛板。生矿落入称量罐后同样粘结严重,并且影响称量准确性。岗位人员在称量罐的合适位置开小门,克服空间较小、无法用风镐清理的困难,进入称量罐里面用电镐进行清理,保证了称量罐工作正常、准确。
拉运矿料过程中,料库和卸料小车粘料严重,给运料造成极大困难。供料作业区组织四班班长会,分析粘仓、粘料库的原因,研究对策,决定将两个料仓及下料口进行改造,在料仓的死角处补焊铁板
|